類別 | 詳情 |
材料牌號 | GH4220 |
材料類型 | Ni-Co-Cr 基沉淀硬化型變形高溫合金 |
執(zhí)行標準 | GJB 1953—1994、HB 5284—1984 |
使用溫度 | 900℃ - 950℃ |
化學成分 | 碳 C≤0.08%、硅 Si≤0.35%、錳 Mn≤0.50%、磷 P≤0.015%、硫 S≤0.009%、鉻 Cr 9.0 - 12.0%、鎳 Ni 余量、鈷 Co 14.0 - 15.5%、鋁 Al 3.9 - 4.8%、鈦 Ti 2.2 - 2.9%、鉬 Mo 5.0 - 6.5%、鎢 W 5.0 - 7.0%、釩 V 0.25 - 0.80%、鐵 Fe≤3.00%、硼 B≤0.020%、鈰 Ce≤0.020%、鎂 Mg≤0.010%、銅 Cu≤0.07%、錫 Sn≤0.0012%、鉛 Pb≤0.0025%、鉍 Bi≤0.001%、銻 Sb≤0.0025% |
物理性能 | 密度 8.36g/cm3,無磁性,熔點 1330 - 1360℃ |
力學性能 | 900℃時,抗拉強度≥600MPa,屈服強度≥500MPa,延伸率≥10% (具體數(shù)值因狀態(tài)和標準可能有差異) ,在 900 - 950℃具有較高的高溫強度和高溫塑性 |
化學性能 | 抗氧化性能:在高溫環(huán)境下能形成致密氧化物層,有效阻止進一步氧化;抗腐蝕性能:在氯化物、硝酸和硫酸等強腐蝕介質(zhì)中具有優(yōu)異的耐蝕性能 |
特性 | 加入較多的鋁、鈦元素形成 γ’沉淀強化相,其含量可達 40% 以上;同時加入鈷、鉻、鎢和鉬元素進行固溶強化,并加入微量鈰、硼和鎂元素進行晶界強化 ;通過彎晶熱處理工藝,控制晶界上相的析出種類及形態(tài),形成彎曲晶界,使晶界與晶內(nèi)強度匹配性好,降低晶界脆性,提高合金的高溫塑性和持久強度 |
熔煉工藝 | 采用真空感應加真空電弧重熔工藝或真空感應加電渣重熔工藝熔煉 |
加工性能 | 熱加工:鋼錠采用包套直接軋制成棒材,加熱溫度 1160 - 1180℃,最后一火終軋溫度大于 1020℃,最后一火軋制道次控制在 2 - 4 道;葉片模鍛加熱溫度控制在 1120 - 1140℃,模鍛工序應在 10s 內(nèi)完成,每火變形量以 30% - 40% 為宜 ;當模鍛坯料在空氣爐中加熱及熱處理時,機加工余量每面不得小于 1.5mm;焊接:焊接性能良好,可通過各種方法進行焊接 |
熱處理制度 | A 標準熱處理制度:1220℃±10℃×4h/AC﹢1050℃±10℃×4h/AC﹢950℃±10℃×2h/AC;B 彎晶熱處理制度:1220℃×4h(3 - 7)min→1100℃/AC﹢1050℃×4h/AC﹢950℃×2h/AC |
品種規(guī)格 | 轉(zhuǎn)動部件用熱軋棒材、模鍛渦輪葉片等 |
應用領域 | 已用于制作航空發(fā)動機的 Ⅰ 級渦輪工作葉片,批產(chǎn)和使用情況良好,適用于制造工作溫度在 900 - 950℃的燃氣渦輪工作葉片 |